
|
吴喜军,男,1979年生,博士,教授,陕西省高层次特殊支持计划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学院科研处处长,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陕北矿区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项陕西省自然基金,10余项市厅级项目,以及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等多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累计到款经费近500多万;发表高水平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检索近2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陕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榆林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榆林市科学技术奖及榆林市青年科技奖等奖励多项。主讲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 邮箱:Email:wxj0826@163.com |

|
董颖,女,1981年生,在读博士,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究,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沙漠淡水湖泊红碱淖生态环境变化对遗鸥种群数量的影响机理研究”,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陕北矿区红碱淖水污染源解析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和榆林市科技局项目“陕北矿区红碱淖水污染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等10多项课题。先后发表了20多篇高水平论文,部分被SCI和EI检索。并获得了“陕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榆林市科学技术奖”。 邮箱:Email:dying1010@163.com |

|
孙志勇,男,1981年生,硕士,能源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2006年硕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粉煤灰、膨润土等材料的改性及其在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1项,榆林市科技局项目1项,横向项目5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省科技厅项目2项,科技局1项。已发表了10多篇高水平的相关论文,包括SCI和EI检索论文,并荣获榆林市科技一等奖和二等奖。 邮箱:sunzhiyong1@126.com |

|
张范平,男,1986年生,博士(后),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系统分析、“双碳”战略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合作项目、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榆林市科技局项目、榆林市环保局委托项目等多项,累计科研经费三百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近5年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项目1项,榆林市科技局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其他横向项目6项,先后获得陕西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榆林市科学技术奖、榆林市优秀科技调研成果等奖励,获得榆林学院“四有好老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邮箱:fanpingzhang@163.com |

|
张钦库,男,1983年生,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7月进入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获得榆林市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二等奖、榆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等。主要从事无机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持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2项,授权国家专利2项(导师第一,个人第二),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先后承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测量学、AutoCAD和画法几何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且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的好评。 邮箱:zhangqk24@163.com |

|
张亚宁,女,1984年生,在读博士,副教授,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水源水质微污染控制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工作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专利2项。荣获“陕西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榆林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 邮箱:zynyl0912@sina.com |

|
刘欢,女,1987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教于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榆林市科技局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榆林市科研平台项目1项,榆林市科技局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7篇。取得水处理相关软件著作权5项。 邮箱:517415601@qq.com |

|
董茹,女,1987年6月生,硕士,副教授。曾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给排水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陕西省教育厅、榆林市科技局及高新区科技局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厅局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榆林学院第六届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榆林学院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榆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及“榆林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邮箱:dongru126@126.com |

|
杜娟,女,博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期从事流域非点源污染和石油类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榆林市科技局项目、榆林高新区科技局项目等多项。在《Chemosphere》《Soil and Sediment Contamin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榆林市第十六届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1项,“首届陕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指导老师),榆林学院“实践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多项。 邮箱:dujuan3418@163.com |

|
刘静,女,1990年生,博士,副教授,榆林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Environmental Pollution》《Health Research》等期刊审稿人。长期从事环境健康与污染防治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榆林市科技局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5年发表10余篇论文,其中SCI第一作者5篇,WOS被引次数190余次,参编教材、专著3部。获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榆林市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榆林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科研奖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所指导的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榆林学院校赛一等奖等奖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邮箱:153946860@qq.com |

|
刘聪,女,1985年生,硕士,副教授。现任教于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和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榆林市科技局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累计到账经费40余万。参与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参与省级线下一流课程项目1项,主持校内教改项目5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0余篇,教改论文8篇,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9项。获得“榆林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获得榆林学院“实践教学先进个人”“优秀教案奖”“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 邮箱:liucong6026@126.com |

|
魏婧,女,1990年生,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利用、河道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榆林市科技局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教改及科研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项。获“榆林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榆林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榆林学院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榆林学院教学专项督导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竞赛特等奖”、“榆林学院实践教学先进个人”、“榆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榆林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多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等比赛并获奖。 邮箱:wjnwsuaf@163.com |

|
李冰冰,女,1994年生,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生态水文过程解析与模拟的研究工作,擅长数据分析、同位素示踪与模型模拟等技术运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已主持完成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多次参与国家级与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5年发表10余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TOP的SCI论文5篇,WOS被引次数60余次。另外,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北大核心论文已于2023年入选高被引论文。 邮箱:libingbing@nwafu.edu.cn |

|
李强,男,汉族,陕西榆林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室内通风、环境品质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实践和专业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先后参与“陕北地区高校教室热舒适研究”“陕北地区高校教学建筑室内环境特性研究”等科研项目多项,相继在《环境科学与管理》《当代化工》和《榆林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 邮箱:314104721@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