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帮助建工院2024级研究生新生提升专业素养,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8月26日,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前往土木工程实训基地,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榆林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以及学院各实验室参观学习。
2023级研究生夏文艺带领24级研究生新生们参观了位于校外的土木工程实训基地,对混凝土试块制样的流程、各类指标检测的相关仪器展开了介绍,让新同学们对试验的实操步骤有了大致的了解。还让新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煤矸石和风积砂两种榆林地方材料。陕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地表有丰富的风积砂资源,用其替代河砂制备风积沙混凝土是缓解建筑用砂短缺的有效途径,应用前景广泛。榆林煤矿资源丰富,煤矸石作为煤矿固体废弃物,如何科学地对其进行处理是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学们表示对这些研究方向很有兴趣,也建议新同学们下去可多多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李强教授从科学、自然、文学、艺术和历史五个领域为大家作了一次生动的科研启蒙报告。站在沙盘前,同学们跟随李强教授的思路,翻过长城,飞到无定河畔,俯瞰神木府谷的煤化工,定边的盐场,追忆毛主席转战陕北解放全国的红色革命历史,共同感受沁园春·雪的豪放魄力。此次交流,让同学们从多角度感受到榆林魅力,感受到榆苑科研人研究榆林、扎根榆林、服务榆林的热忱。随后,同学们在李强教授的带领下参观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展,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把科研做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内涵,提高了学生们的科研信心与热情。


榆林学院分析测试中心马向荣老师针对实验室布局、仪器设备、日常工作等内容分别进行详细介绍,就一些基础操作进行现场示范,帮助同学们切实了解了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各类仪器设备的具体用途。让同学们认识到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2023级研究生连子龙为新生介绍了三种关键的土工试验设备,首先是三轴蠕变试验仪,它用于研究土体在长期恒定荷载作用下的蠕变行为,即土体如何随着时间逐渐发生塑性变形。这对于预测地基沉降和评估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接下来是非饱和土直剪仪,它用于测定非饱和土的剪切强度,特别是在不同含水量下的表现。这有助于分析土体的剪切强度特性、坡面稳定性和地下水对土体强度的影响。最后是应变控制三轴仪,该设备专注于土体在特定应变速率下的力学响应,能够实时记录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土体在动态荷载,如地震条件下的变形和破坏机制。通过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将为未来在土工试验和工程设计中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此次活动提升了建工院研究生新生的专业认知,让新生更直观地了解各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增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把握。